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欢迎您!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 www.yjhl.gov.cn |
民族传承铸就文化自信

来源:伊金霍洛旗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3-04-06 16:21:00

字号:

保存

  一望无际的草原在春风的吹拂中苏醒,内蒙古大地上一段段故事构成了灿烂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曾说过: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请大家走进《鄂尔多斯婚礼》这本书,了解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尔多斯婚礼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大家都知道,鄂尔多斯婚礼以男方娶亲为主线,以载歌载舞的表演和文学般优美的祝词贯穿始终,婚礼一般要持续两天,婚礼的仪式程序有十几项,(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突出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豪爽热情、讲究礼仪的民族性格,也蕴含了草原上的生活气息与文化内涵。

  在祝颂人的带领下,新郎策马扬鞭,向新娘的家乡奔驰而来,所有人的出行都要佩戴弓箭和马刀,是为了防御和防护当时草原上的豺狼虎豹,猛禽野兽的袭击,今天的婚礼,弓箭已不再是用于战争的武器,而是一件衬托男儿阳刚之气的佩物。当娶亲队伍到达新娘家的门前,会被女方的四位大嫂刻意刁难,而祝颂人也不甘示弱,上前迎战,这一系列的环节名为“闭门迎婿”,是鄂尔多斯婚礼中最为精彩风趣的场面。新娘的头发被反复梳理,缠在两侧的腮垂上,再戴以雍容华丽的头饰,与绣龙的圆顶帽,这个环节寓意为“分发出嫁”古时,蒙古族有着鲜明的婚俗,出嫁成为了一场割舍式的告别,每一次回头都体现了草原女儿对于家的眷恋。“送亲歌”是鄂尔多斯婚礼上最动人、最迷人的歌声——在歌声中,幸福的新娘告别亲人,告别家乡,走向远方,走向婆家。“跪拜公婆”是婚礼很重要的程序,新娘一一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丰盛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从此,新娘便成为婆家的新主人,开始人生道路上的新生活。

  鄂尔多斯婚礼凝聚了蒙古民族礼仪风俗的精华,已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歌舞化的民族文化现象。

  内蒙古文化一直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中华文化版图中的重要一员。在鄂尔多斯婚礼中,我们深刻理解鄂尔多斯历史文化,讲好内蒙古故事,感受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根本特征。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扎进每一个人的心里,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

  2006年,鄂尔多斯婚礼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老的鄂尔多斯婚礼,诠释着马背民族的激情与浪漫,也为这片草原注入了循环往复的活力。

  让我们继续在读书中感受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主办: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承办:伊金霍洛旗政务服务局

网站地图

蒙ICP备1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6270014

蒙公网安备 15062702000137号

邮箱:yjhlqzwgkbgs@163.com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477-858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