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伊金霍洛旗以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增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思路,旗文旅局积极研究贯彻国家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相关措施文件,以体制机制推新为引领,着力文旅市场业态场景培育、品牌营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实施,推进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伊金霍洛场景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文旅市场对总体经济的拉动、渗透和催化作用。
数据显示,2023年1-7月累计接待游客288.89万人次,同比增长22.8%,其中过夜游客116.06万人次,同比增长18.31%;旅游收入301845万元,同比增长37.3%,旅游市场基本经济指标稳步向好。
体制机制推新: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印发《伊金霍洛旗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行动工作方案》;完善资金支持机制,出台《伊金霍洛旗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政策措施》,安排文化旅游发展和奖补专项资金在文旅业态培育、开拓客源市场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推出消费惠民措施,制定实施消费补贴、积分奖励兑换等惠民措施,下一步将发放100万元的文化旅游消费券,用于景区门票、二次消费项目等减免优惠。
业态场景培育:在个性化体验经济时代,以体验为导向的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将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突破点,文旅新场景将是体验经济时代的重要空间载体和扩展深度消费的新平台。伊旗文旅局紧跟行业市场发展新态势,坚持以文化创意为引领,以满足游客新体验需求为导向,围绕特定文化主题进行情感、氛围、活动和场景设计,将“以人的体验为核心”融入构建而成的场景、情景和意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依托春节、元宵和端午等文化概念的春节系列活动、民俗文化旅游季暨元宵节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广泛契合节庆演艺、美食品鉴等体验消费新场景;以旅游业态为基础,消夏文化旅游季、苏布尔嘎珠拉格那达慕大会、鄂尔多斯“暖橙”音乐节系列文旅活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英雄归来”大型高空秀等活动则涵盖了街区乐购、休闲运动、音乐演艺、影视动漫等国内火热的体验消费新场景,其中暖城音乐节共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带动各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7.6万人次,进一步引领消费增长。而内蒙古佛教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伊金霍洛博物馆的建设将继续引领文博艺术新场景的发育,查干柴达木村、苏布尔嘎嘎查、温沙水湾等的建设打造也将促使乡村休闲新场景的实现落地。文旅市场发展在消费业态场景培育的同时,积极深化与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的跨界发展,促进了文旅与乡村农业、教育科技、娱乐餐饮等业态的多方联动,促进了文旅集成带动农旅、学旅、食旅等的共同发展创新。
品牌营销创新:塑造品牌形象,伊金霍洛旗乌兰国际大酒店和维纳斯皇家酒店获评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推荐珠拉格农牧家乐申报自治区丙级民宿,哈沙图村被文旅厅列入创建2023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工作计划,查干柴达木村、苏布尔嘎嘎查申报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水岸新城新嗨旅游休闲街区申报自治区旅游休闲街区。开展多元营销,在展会推广营销方面,以客源地一二级市场为主、三级市场作为补充,积极开展文旅推广活动,在延安举行旅游推介会,对我旗旅游业发展、旅游线路及扩展客源市场的相关政策做了介绍说明;在杭州美丽中国2023文旅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现场进行了伊金霍洛文旅推介活动,伊金霍洛旗荣膺“最美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赴包头市为当地旅行社协会及十余家成员单位解读旅游引客相关政策措施,与包头旅游协会达成“万人游伊金霍洛”合作意向。在媒体流量营销方面,借助央视、新华社、各级政府媒体等传统媒体平台及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以文字报道、摄影图片、宣传片、创意短视频等多元营销载体打通宣传壁垒,形成网络聚合效应。
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6个3A级以上景区提档升级,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切实提升基础设施、管理运营、旅游安全、旅游服务;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提升改造蜜水畔营地,新增水上高尔夫、骑马等休闲游乐活动,蚂蚁王国新增大型蹦床、高空爬行栈道、小火车等游乐设施;苏泊罕大草原按照4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完善标识标牌、木栈道、生态停车场等,提升服务水平;颐和生态文化博览园游客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伊景园城市沙山旅游区新增稻草人王国、戏水乐园、萌宠动物园等游乐项目;红海子湿地旅游区按照3A级景区标准进行提升改造。
项目实施引情况:伊金霍洛旗博物馆项目正在开展施工、监理招标工作,已于6月30日发布招标公告。图书馆少儿馆项目正在办理招投标,计划7月下旬开始改造;水岸新城智慧书屋施工图纸已完成,正在编制预算控制价,7月中旬完成招投标;图书采购书目已确定,正在进行书目查重。
上一篇: 伊金霍洛旗全力推动智慧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