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下简称小作坊)的监管,不断提升全旗小作坊食品安全水平,2024年,伊金霍洛旗市场局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加工小作坊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案》《鄂尔多斯市食品加工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高质量完成伊金霍洛旗智慧物流物流园食品加工区(食品小作坊加工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小作坊提档升级和培育“精特美”优质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小作坊的工作。
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质量完成食品加工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一是抓食品加工园区硬件设施。将伊金霍洛旗智慧农产品物流园食品加工区升级工程申报为全市食品加工园区提档升级示范引领项目,投入约2100万元,对食品加工园区的内部装修、辅助设施设备、供水设备、消防深化工程、室外货运电梯及配套项目、工程广告、通风、燃气、智能无线水电表、智慧化监管设备及系统、食品快检设施设备等进行全面升级,建设标准化小作坊生产车间;同时,整合智慧监管信息化管理平台、食品安全监管平台、智慧农贸大数据平台,搭建完成“暖城食安”智慧管理和系统,依托“暖城食安”智慧化管理系统及“明坊亮线+信息追溯”监管模式,做到AI摄像头全覆盖智能监控和产品“一品一码”电子信息全程追溯,实现实时监控、全程监控、远程监管,为保障小作坊食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抓食品加工园区管理制度及服务水平。对照自治区出台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园区建设规范》(DB15/T 3249-2023)等13项地方标准,对小作坊园区道路交通、能源设施、供排水设施、防洪排涝设施、环保设施、智慧化监管设施、内部装修、标识标牌、公共卫生间、通风设施、废弃物存放设施、虫害控制设施、监控设备、检测设备等设施设备以及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与管理、服务质量要求、支部管理、产品合格率、小作坊业主满意度等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小作坊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通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工作机制、“硬件”+“软件”双重配合,食品加工园区实现了“颜值”“内涵”的并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并且以全市最高成绩通过自治区食品加工园区标准化规范化验收(得分508分,总分550分、得分450以上为优秀)。
二、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小作坊升级为企业
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目标要求,以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推动基础条件好、产品质量高、发展意愿强的小作坊开展标准化提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完善设施设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食品生产加工制度记录等措施,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2024年我旗已有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4家食品加工小作坊正在按要求改造,预计近期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
三、示范引领,打造“精特美”优质地方特色食品小作坊
结合伊金霍洛旗地方美食资源禀赋,深入挖掘特色饮食文化、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内涵,选取基础较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园区外小作坊,通过配备小作坊证照电子信息公示、健全制度牌匾、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强化色标管理等措施,开展“精特美”优质地方特色食品小作坊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同时,强化商标意识,在小作坊品牌建设发展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服务,激发品牌创建活力。目前,已完成10家“精特美”地方特色食品小作坊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对我旗小作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信用管理,针对性开展小作坊专项治理
按照“一证一档”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档案,将小作坊基本信息、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行政处罚等信息及时归集,实现动态管理。同时,加强对“四白”食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地方特色乳制品、半固体调味料、糕点、豆制品、谷物粉类制成品等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监督抽检力度,严厉查处“两超一非”、行业“潜规则”和预包装无标签等违法行为。2024年在上级部门监督抽检任务外,增加100批次食用植物油、肉制品、半固体调味料、糕点、豆制品、谷物粉类、淀粉制品等重点产品全项监督抽检任务,全面保障我旗小作坊生产食品的食品安全。
上一篇: 伊金霍洛旗以“三个紧扣” 提升审计质效
下一篇: 伊金霍洛旗:数智赋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