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欢迎您!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 www.yjhl.gov.cn
信息公开目录 首页  >信息公开目录
名称: 伊金霍洛旗2008-2012年基础教育布局调整规划(伊政发〔2008〕135号)
索引号: 000014349IDA001/2008-04739 分类: 综合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文号: 伊政发〔2008〕135号 内容概述: IDA-001-00-0200000-2008-005
时效性: 有效 发布日期: 2008年11月03日

伊金霍洛旗2008-2012年基础教育布局调整规划(伊政发〔2008〕135号)

来源: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8-11-03

字号:

保存

 

 

 

 

 

 

 

 

 

 

 

 

市人民政府:

    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自治区关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旗中小学、幼儿园现状,特制定伊金霍洛旗2008年至2012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

    一、学校布局情况

    从2001年到2007年,我旗根据《伊金霍洛旗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的目标,对学校布局结构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调整,效果非常明显,实现了汉授初中和高中的分设,小学教学点由2000年的73个全部撤消,完全小学由2000年的38所调整到18所,中学由2000年的14所调整到8所,基本形成了“中学集中在旗,小学、学前集中在镇”的整体办学格局。

    2005年全旗撤乡并镇以后,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原部分苏木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随人口的转移将面临生源不足,同时,小学学制从2003年秋季开始初始年级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2008年全旗所有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不毕业,全部过渡为六年制小学,小学增一个年级的学生,给部分校舍紧缺的学校增加了一定的压力,进一步调整学校的布局结构十分迫切。

    二、全旗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全旗现有中小学26所,其中普通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完全小学18所;幼儿园3所。全旗现有教学班517个,在校学生共21567人。其中高中教学班54个,学生2407人;初中教学班137个,学生6832人;小学教学班221个,学生8777人;学前班41个,学生1507人;幼儿班64个,幼儿2044人。到2008年秋季,预计全旗学生总数将达到22300人,其中应入高中的适龄青少年总数约为3700人(在我旗高中就读的约为2600人),应入初中的适龄少年总数约为5100人,应入小学的适龄少年总数约为10600人,应入园幼儿总数约为4000人。到2010年秋季,预计全旗学生总数将达到22500人,其中应入高中的适龄青少年总数约为5000人(在我旗高中就读的约为4000人),应入初中的适龄少年总数约为4500人,应入小学的适龄少年总数约为10000人,应入园幼儿总数约为4000人。到2012年秋季,预计全旗学生总数将达到22500人,其中应入高中的适龄青少年总数约为5000人(在我旗高中就读的约为4000人),应入初中的适龄少年总数约为4500人,应入小学的适龄少年总数约为10000人,应入园幼儿总数约为4000人。

    2008年9月,全旗小学全部过渡为六年制,根据2007年9月份的教育报表统计,新增一个年级的学生后(阿镇地区新增1147人),阿镇地区的一完小、二完小、三完小和乌兰木伦镇的上湾小学、乌兰木伦小学及札萨克镇新街小学面临校舍严重紧张的局面。一完小原规划建设是36个教学班的走读制小学,现有46个教学班2518名学生,平均班容量为55人,有386人在外租房住宿,08年秋学制改革后新增在校生474名;二完小原规划为24个教学班的寄宿制小学,现有36个教学班1750名学生(其中住校生130人),平均班容量为49人,在外租房住宿有220人,08年秋学制改革后新增在校生341名;三完小原规划为18个教学班的寄宿制小学,现有23个教学班1035名学生(其中住校生532人),平均班容量为45人,其中有平房教室15个,至今还是用火炉取暖,在外租房住宿的学生有53人,08年秋学制改革后新增在校生308名;乌兰木伦镇上湾小学原规划为18个教学班的走读制小学,现有26教学班1169名学生,平均班容量为45人,08年秋学制改革后新增在校生194名;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小学原规划为10教学班的走读制小学,现改为寄宿制小学,有12教学班381名学生(其中住校生90人),平均班容量为32人,08年秋学制改革后新增在校生56名;札萨克镇新街小学现有教学班12个506名学生(其中住校生167人),平均班容量为42人,08年秋学制改革后新增在校生99名,过渡到六年制后缺教室和教学辅助用房。上述六所小学为了应对生源的大幅度增长,挤占了正常教学所必需的教学辅助用房(包括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音体美器材室、多功能活动室、自然实验室等),严重影响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阿镇地区的小学在外租房住宿的学生多达659人,给安全工作留有隐患。

    根据《鄂尔多斯市教体局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幼儿园常规管理标准及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通知》精神要求,幼儿园按年龄编班,亲子班(0至3周岁)10至20人,小班(3至4周岁)25至30人,中班(4至5周岁)30至35人,大班(5至6周岁)35至40人,寄宿制幼儿园编班人数酌减;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为1:6至1:7,寄宿制幼儿园1:4至1:5。根据2007年9月份教育报表统计,我旗阿镇地区现有公办幼儿园3所,现都处在高负荷运行之中,远不能满足幼儿入园的需求。一幼现有13个教学班550名幼儿,平均班容量为43人,教职工与幼儿比例为1:11;二幼现有16个教学班642名幼儿,平均班容量为41人,教职工与幼儿比例为1:10;蒙幼现有13个教学班384名幼儿,平均班容量为30人,教职工与幼儿比例为1:9.2。乌兰木伦镇上湾地区现没有国办幼儿园。2008年按照上级要求小学附设学前班全部撤销并入幼儿园,在阿镇新建、扩建和乌兰木伦镇上湾新建幼儿园成为我旗教育的当务之急。

    按市教育局“从2007年起,全市普通高中不得再进行分流,普通高中现有职业班,要放到各中等专业学校或当地职业高中学习”的要求和“到2010年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大体相当”的要求,结合我旗的区域内大型企业较多的实际,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促进就业,需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普通高中,将现高中改为职业教育中心。

    三、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

    1、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宗旨的原则。

    2、撤建并举,先建后撤的原则。调整学校布局,既要保证适龄少年全部入学,又要适当集中,防止因布局调整而造成的学生辍学。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当地人口及学龄儿童增减情况、地理、交通条件和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实际需要等多种因素,把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学制改革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4、保证重点,城乡兼顾的原则。布局调整的重点是要解决城镇中小学班容量过大、学校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有计划地对办学规模小的中心校进行撤并。

    四、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

    随着我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增多,预测到2010年是我旗适龄人口入学的高峰期,按照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预测人数,学校总体布局思路是:高中规划学校3所75个教学班(职业教育中心36个,汉授普通高级中学36个,蒙中3个)。初中规划学校5所128个教学班(一中48个,二中12个,四中48个,矿中12个,蒙中初中班8个),平均班容量为44人。小学规划18所。阿镇地区小学5所150个教学班(一完小36个,二完小36个,三完小36个,新建阿镇四完小36个,蒙完小6个),可容纳本旗户口和部分外来人员子女6500人入学,平均班容量限制在40-45人之间;乌兰木伦镇规划4所小学,共78个班(乌兰木伦镇上湾小学36个,乌兰木伦镇马家塔小学6个,乌兰木伦镇补连塔小学12个,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小学24个),每班学生40人,可容纳3120人;规划有12个教学班的中心小学3所(札萨克镇新街小学、纳林陶亥镇新庙小学、红庆河镇纳林希里小学),每班学生40人,可容纳1440人;规划有6个教学班的小学5所(苏布尔嘎镇台吉召小学、红庆河镇红庆河小学、札萨克镇台格小学、伊金霍洛镇蒙古族小学、纳林陶亥镇纳林陶亥小学),每班学生40人,可容纳1200人。

    五、布局调整学校建设项目

    根据我旗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总体目标,实施下列调整方案:

    1、2008年秋季撤消纳林希里中学并入四中;2009年撤消三中,高中部分并入高级中学,初中部分并入一中。2008-2009年改扩建规模为36个教学班的普通高级中学。2009-2010年改扩建四中成为48个教学班的初级中学。

    2、2008年在阿镇地区新建一所36个教学班寄宿制小学(阿镇四完小),三完小扩建成为36个教学班的寄宿制小学,当年投入使用,将一完小现有46个教学班恢复到36个教学班。2008年秋季纳林希里两所小学合并为一所,占用原纳林希里中学的校舍;2008年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小学整体迁址到乌兰木伦新村,扩建乌兰木伦镇上湾小学,确保顺利完成小学学制改革。2009年二完小扩建成为36个教学班的寄宿制小学。2008年撤消乌兰木伦镇布连小学并入乌兰木伦小学。

    3、2008年,新建第一幼儿园、蒙古族幼儿园、札萨克幼儿园,撤消阿镇地区4所小学附设学前班。按照阿镇城市规划,2009-2010年在居民相对集中的区域新建1-2所规模为12个班的幼儿园。2008-2009年乌兰木伦新建一所规模为16个班的国办幼儿园;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小学新建时附设幼儿园。在现各镇所在地继续办好中心幼儿园或小学附设幼儿园。同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学前教育,彻底解决目前我旗上幼儿园难、班容量大和幼儿园设学前班带来的压力,保证进城务工农牧民子女入园需求。

    六、拟实施建设进度安排

    1、2008年新建阿镇四完小、蒙古族幼儿园、第一幼儿园、札萨克幼儿园,乌兰木伦小学迁址,改扩建三完小和上湾小学,总建筑面积为78922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5550万元,秋季投入使用。

    2、2009年改扩建二完小、高级中学、第四中学、第三幼儿园和上湾幼儿园,总建筑面积为750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9030万元。

    3、2010年新建第四幼儿园,札萨克镇新街小学迁址新建,总建筑面积为188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3700万元。

    七、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结构调整,是我旗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教育、财政、计划、城建、土地等有关部门,关系到社会、家庭、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实行政府统一决策,统一规划,各部门密切配合,扎扎实实组织实施。

    2、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旗、苏木乡镇两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我旗基础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困境,认识到调整学校布局,合理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可以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3、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调整学校布局,需要新建、改扩建、迁建一批中小学,完善配套实施,逐步建成标准化学校,是一项投资多、规模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把“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落到实处。

    4、学校布局调整要与防流、防辍、学制改革、危房改造和“两基”巩固提高相结合,先建后撤,统筹安排,防止出现新矛盾和新问题。

    5、办好寄宿制学校,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1)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旗政府明确规定,严禁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学校确定合理的学生乘车集散点,报教体局批准后,运管部门安排客运车辆,并且实行教师包片负责接送学生离校乘车。同时与司乘人员、学生、家长办理离返校回执单,全程监督学生禁乘非客运车辆,以保证学生的乘车安全。

    (2)加强常规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教体局要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状,细化、明确有关单位,有关人员的职责,有住校生的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件:基础教育布局调整规划表

    二○○八年七月十七日

主办: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承办:伊金霍洛旗政务服务局

网站地图

蒙ICP备120021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6270014

蒙公网安备 15062702000137号

邮箱:yjhlqzwgkbgs@163.com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477-858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