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党务公开
党务公开是指党的组织将其实施党的领导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有关事务,按规定在党内或者向党外公开。
二、党务公开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
坚持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党务公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来谋划和推进,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要求贯彻到党务公开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2.坚持发扬民主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更好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时回应党员和群众关切,以公开促落实、促监督、促改进。
3.坚持积极稳妥,
注重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等的衔接联动,统筹各层级、各领域党务公开工作,一般先党内、后党外,分类实施,务求实效。
4.坚持依法依规
尊崇党章,依规治党,依法办事,科学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方式,增强严肃性、公信度,不断提升党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党务公开主体分为三类
一是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二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三是党的工作机关、党委派出机关、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党组织。
四、党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
1.应当公开的内容
(1)党的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情况。
(2)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党的建设情况
(4)党的组织、职能、机构等情况
2.不得公开的内容
危及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以及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等内容不得公开。
3.党务公开的范围
党的组织应当根据党务与党员和群众的关联程度,合理确定公开范围:
(1)向社会公开: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党务。
(2)在全党公开:涉及党的建设重大问题或者党员义务权利,需要全体党员普遍知悉和遵守执行的党务。
(3)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公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党务。
(4)对特定党的组织、党员和群众公开:涉及特定党的组织、党员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党务。
五、党务公开的程序和方式
1.党务公开的程序
(1)提出:党的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党务公开方案,拟定公开的内容、范围、时间、方式等。
(2)审核:党的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保密审查,并从必要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核。
(3)审批:党的组织依照职权对党务公开方案进行审批,超出职权范围的必须按程序报批。
(4)实施:党的组织有关部门按照经批准的方案实施党务公开。
2.党务公开的方式
(1)在党内公开的:一般采取召开会议、制发文件、编发简报、在区域网发布等方式。
(2)向社会公开的:一般采取发布公报、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采访,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公开栏发布等方式,优先使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重点新闻网站等党的媒体进行发布。
(3)党的中央纪律检查机关、党中央有关工作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党委以及地方纪律检查机关、地方党委有关工作机关:建立和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建立例行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发布重要党务信息。
(4)有条件的党的组织:建立统一的党务信息公开平台。
上一篇: 吴云“四不两直”督导检查主题教育开展情况